服務項目
-
建築機電工程整合電力、電信、給排水、消防等各專業工種,以完善的品管系統確保工程進度與施工品質,符合客戶的期待。
-
空調工程及無塵室工程針對各類型建築物不同的空氣品質要求,提供適切的空調服務;針對生技廠房、科技廠房提供無塵室的建置服務。
-
BIM整合運用BIM模型作為媒介,將不易理解的機電設計圖像立體化,以此模型塑造為各案的溝通平台,使客戶、建築、結構、機電、裝修等各專業團隊能共同參與討論,於施工前預先解決衝突點,降低完工時與想像的落差,避免重工。
-
建築機電設計具備電力、電信、給排水、消防等各系統的專業規劃能力,可依據客戶的需求,提供建築物整體機電設備的最佳解決方案,並進行相關圖審與行政作業。
-
消防中繼性能評估為減少中繼層對於高樓空間不利使用的因素,運用水力計算軟體KYPipe 與Surge進行水力模擬,評估可減免設立中繼層的方案,藉此提升空間品質,並減少建置成本。
-
智慧綠建築協助建築師與客戶進行「綠建築標章」及「智慧建築標章」評估作業,打造安全、節能、舒適、便利、永續的智慧綠建築。
BIM 整合
「知道」、「討論」,是做好的開始
傳統的建築歷程是由規劃設計階段直接進入施工階段,但如依既有設計圖施做,常無法完整表達客戶的期待及設計單位的理念,故施工的過程會需要現場施工單位依據現場情況和經驗進行調整,以解決施工上的難題。因此我們透過施工前的溝通與討論,配合施工圖的套繪進行意見整合,讓工程得以順利進行。
工程的溝通多藉由2D平面圖交換意見,立體空間的想像要靠個人知識及經驗累積,雖在討論階段會產出共識,但在執行過程經常發生認知的差異,導致施工完成後不符需求必須重新鑿修。故建築資訊模型(BIM,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的導入在此階段發揮了極大的效用。
工程的溝通多藉由2D平面圖交換意見,立體空間的想像要靠個人知識及經驗累積,雖在討論階段會產出共識,但在執行過程經常發生認知的差異,導致施工完成後不符需求必須重新鑿修。故建築資訊模型(BIM,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的導入在此階段發揮了極大的效用。

BIM以視覺化的方式,讓每個參與者能透過模型來溝通,從3D立體圖中預覽空間感受,快速明確的鎖定問題點,檢討構思更佳的配置方案,降低專業門檻,達到多方參與者的視覺溝通,大大提升設計與施工的品質。
另外,傳統機水電套繪工作(CSD, Combined Service Drawing)須由資深、有經驗的工程師帶領執行,工作量龐大且複雜,容易造成疏漏及人為判斷的錯誤。經由BIM的衝突檢查流程,於施工前發現管線與結構的干涉、使用機能及視覺的衝突,可先行改善以減少工程階段修改次數、縮短工期及節省工程造價,甚至優化空間,提升機房及管道的永續性,打造出更具機能且實用的建築。
另外,傳統機水電套繪工作(CSD, Combined Service Drawing)須由資深、有經驗的工程師帶領執行,工作量龐大且複雜,容易造成疏漏及人為判斷的錯誤。經由BIM的衝突檢查流程,於施工前發現管線與結構的干涉、使用機能及視覺的衝突,可先行改善以減少工程階段修改次數、縮短工期及節省工程造價,甚至優化空間,提升機房及管道的永續性,打造出更具機能且實用的建築。
